执行标准是企业对其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所依据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是企业组织生产、检验产品质量、进行贸易活动的技术依据。执行标准明确了产品的性能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执行标准根据制定主体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国家标准(GB):由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制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的标准;
行业标准(HB等):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在某一行业范围内统一实施的标准;
地方标准(DB):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主管部门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的标准;
团体标准(T/):由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制定,供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
企业标准(Q/):由企业自行制定,作为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
执行标准的重要性:
质量保证:为企业生产提供明确的技术规范,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法律依据:是《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市场准入:部分产品进入市场必须具备相应的执行标准;
消费者保护:保障消费者权益,提供产品质量承诺;
贸易基础:为商品交易提供统一的技术语言和评判依据。
执行标准的申请流程:
(一) 、确定标准类型:
企业首先需要确定采用哪种类型的标准:
直接采用现有标准:如果已有适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企业可直接声明执行这些标准;
制定企业标准:当没有适用的上级标准,或企业标准严于上级标准时,企业需自行制定企业标准。
(二) 、直接采用现有标准的程序:
标准查询:通过国家标准委网站、行业标准服务平台等查询适用的标准;
标准有效性确认:确认所选标准是否为最新有效版本;
标准获取:购买或下载正式文本;
自我声明:在企业产品包装、说明书或官网上标明执行的标准编号和名称;
备案(部分行业要求):按行业规定向主管部门备案。
(三) 、制定企业标准的程序:
1、前期准备:
成立标准起草小组;
收集相关法律法规、上级标准和技术资料;
进行必要的实验验证。
2、标准起草:
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标准文本;
标准内容应包括: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3、征求意见:
在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征求意见;
必要时征求供应商、客户或专家意见;
根据反馈修改完善标准。
4、专家审查:
组织专家评审会(一般需要3名以上的相关领域专家);
形成审查纪要和处理意见;
根据审查意见修改标准。
5、批准发布: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他授权人批准;
以正式文件形式发布企业标准。
6、备案登记:
登录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自我声明公开;
部分特殊产品需要向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备案所需材料一般包括:
企业标准文本;
编制说明;
审查纪要;
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其他相关材料。
7、实施与维护:
在企业内部宣贯培训;
定期复审(一般不超过3年左右(具体根据行业的不同,时间会有偏差)),必要时修订。
通过以上流程,企业可以顺利完成执行标准的申请或制定工作,为产品质量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建议企业在标准工作中保持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沟通,确保符合最新政策要求。
有任何标准问题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上述就是小编的基本的讲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和AI工具,侵删),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目前,标准化建设在市场上有很不错的影响,同时也是一个不错的宣传方式。因此,想要在市场中有长久的发展,还是需要参与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