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标准的定义是指反映产品质量特性的全方位技术规范,是产品生产、检验和监督检查的依据。它由国家或行业机构制定,企业需声明并遵循,确保产品符合法定要求。执行标准涵盖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如YY、QB)、地方标准(DB)和企业标准(Q/XXX)。企业可根据产品特性选择适用标准,但必须公开声明并严格执行。
企业执行标准的申请已全面取消传统备案制度,改为自我声明公开与监督制度,具体流程如下:
一、申请前准备
核实现有标准
根据产品类型,查询是否有适用的国家标准(GB/GB/T)、行业标准(如HB)、地方标准(DB)。若有且适用,可直接采用;若需更高要求,可制定严于现有标准的企业标准。
若无相关标准,则需自行制定企业标准。
组建标准制定团队
由技术、质量、市场等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标准制定与检测
起草标准文本
参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国际标准(如ISO),明确产品的技术要求(如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质量要求。
文本需符合《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及GB/T 1.1-2020编写规范。
内部审查与征求意见
企业内部审核标准初稿,并向行业专家、检测机构或用户征求意见,修改完善。
产品送检
将产品送至权威检测机构进行全项目检测,验证标准的技术可行性,获取检测报告。
三、备案与自我声明公开
备案流程(注:已优化为“自我声明公开”)
注册账号:登录“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填写企业信息并注册。
提交材料:包括企业标准文本、检测报告、营业执照、标准编制说明等。
审核与公开:平台审核通过后,标准自动公开并生成带有平台水印的备案证书(审核周期通常为3-10个工作日左右(具体根据行业的不同,时间会有偏差))。
备案注意事项
时间要求:企业标准需在发布后30日左右(具体根据行业的不同,时间会有偏差)完成公开。
内容要求:标准文本需包含产品功能指标、性能指标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且不得低于强制性标准要求。
委托生产:若为委托加工产品,需由委托方完成标准公开,并对标准真实性负责。
四、执行与后续管理
标注执行标准号
备案完成后,需在产品包装或说明书中标注执行标准编号(如Q/XXX)。
标准复审
企业需定期(建议每年)评估标准的适用性,技术更新或法规调整时需及时修订并重新公开。
法律责任
企业需确保公开标准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若因标准缺陷导致纠纷,需承担相应责任。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申请被驳回:根据平台反馈修改标准文本或补充材料(如检测报告不完整)。
费用问题:部分地区可能收取平台服务费,需提前咨询当地标准化管理部门。
标准引用争议:若需使用其他企业的标准,必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
关键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十七条:企业标准需自我声明公开。
《企业标准化促进办法》:明确公开内容需包含试验方法、检验方法或评价方法。
通过以上流程,企业可高效完成执行标准的制定与公开,确保产品合规并提升市场竞争力。如需专业指导,可联系当地标准化管理机构或第三方服务机构。
有任何标准问题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上述就是小编的基本的讲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和AI工具,侵删),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目前,标准化建设在市场上有很不错的影响,同时也是一个不错的宣传方式。因此,想要在市场中有长久的发展,还是需要参与其中的。